發展建筑墻板體系的市場前景
發布日期:2014-01-13 09:44 作者:zzmana
雖然我國建筑墻板這些年有了很大發展, 但與發達國家比差距很大,如美國、日本和一些歐洲國家墻板占墻體材料總量的40%以上,而我國僅占2%,發展空間很大。當談到大力發展建筑墻板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時,余永年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來分析:
1、這是建筑業特別是住宅建筑業發展的需要,是墻體材料革新的迫切要求。“十五”期間我國城鄉每年將竣工約16億-18億平方米建筑,其中住宅建筑將竣工11億-12億平方米。同時墻體材料革新“十五”規劃要求新型墻體材料產量占墻體材料總產量的40%,采用新型墻體材料的建筑竣工面積占總建筑竣工面積的 50%。我們知道,1平方米的住宅建筑約需2 平方米的內外墻,也就是說每年約需22億-24 億平方米的墻體材料,我們應從中看到發展新型墻材包括各類墻板的廣闊的市場空間。
2、這是建筑工業化的需要。建筑工業化是建筑業技術進步的主要方向。要通過發展工業化建筑體系、工法和配套技術,提高建筑業的勞動生產率,實現建筑業現代化,而發展預制構件和建筑部件是實現建筑工業化的重要途徑。建筑墻板的推廣和應用,能提高墻體工程預制化程度,提高機械施工水平,能夠大大減少墻體工業的濕作業,大大提高施工效率,減輕勞動強度,適應了建筑工業化的發展需要,它比傳統的砌筑墻體具有諸多的優越性。
3、這是建筑結構體系發展的需要。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,人們希望住宅房間有較大的空間、可靈活布置的空間、可以改變和改造的空間。一些大開間靈活隔斷的建筑體系將得到更快發展,以適應不同人群的需要,如框架(包括框輕)結構體系、框架──剪力墻體系以及鋼結構包括輕鋼結構建筑體系。鋼結構建筑體系是近年來重點提出的,要求今后5-10年,每年鋼結構建筑用鋼為鋼總產量的5%,即500萬噸, 可建造1億多平方米建筑。而這些建筑體系最好匹配的墻體就是墻板,在結點連接、現場施工方面都能較好配套,國外建筑多數是這樣的。
4、這是提高建筑使用功能和發展建筑節能的需要。我們知道,建筑的采暖能耗是非常大的,我國建筑的生產和采暖能耗約占能源總消耗的15%,我國的采暖能耗比先進國家高出幾倍,所以建設部頒布了《民用建筑節能管理規定》,強制性執行民用建筑節能設計節能50% 的標準。那么,無論是外墻外保溫,還是外墻內保溫,建筑墻板都是一種可取的方案,可以工廠預制做成復合板,也可現場復合。有的輕質墻板(如加氣砼板)本身的絕熱性能也很好。建筑節能搞好了,不僅節約了能源,也改善了環境, 提高了住宅的舒適度。
- 上一篇:澆筑混凝土柱子、墻板施工操作程序
- 下一篇:片狀墻板的種類與試驗體系